中文 | EN

新闻资讯

提升客户价值作为公司发展的动力

这里有准确的行业资讯与技术资料,相信您在这里能找到感兴趣的内容

行业资讯

稀土行业新闻周报(2025年6月2日-7日)
发布时间:2025-06-07      点击次数:665

稀土行业新闻周报(2025年6月2日-7日)


  1. 一、政策动态


  1. 1.中国差异化放宽稀土出口,分化西方阵营

6月5日,商务部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稀土出口管制遵循“非歧视性”原则,依法审查符合规定的申请。本周释放的政策信号显示,中国已向参与中欧联合芯片研发项目的德国企业、韩国半导体厂商发放出口许可证,而美国企业仍被排除在外。此举旨在通过“精准放水”策略,瓦解美国主导的技术封锁联盟,同时强化中欧在半导体等领域的合作。截至6月7日,中科三环、天和磁材等6家磁材企业已获得出口许可,主要面向欧洲新能源汽车客户。


  1. 2. 美国加速本土稀土产能建设

特朗普政府6月3日签署行政命令,援引《国防生产法》要求本土稀土精炼产能在2026年前提升至全球20%。该计划包括投资25亿美元升级加州山口矿的分离设施,并与乌克兰签署协议获取其稀土资源管理权,但乌克兰中重稀土储量仅占全球1.2%,难以缓解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1. 二、市场行情


  1. 1. 主流稀土产品价格稳步上行

截至6月6日,镨钕合金报价56.5万元/吨,周涨1.8%;金属钕报价57万元/吨,周涨1.33%;氧化镝报价163.5万元/吨,周涨0.31%。价格上涨主因原料端货源收紧,北方稀土等分离厂报价趋高,而磁材企业刚需补货推动成交放量。中重稀土虽报价上调,但欧洲市场氧化镝价格维持850美元/公斤高位,国内实际成交量有限,呈现“内外倒挂”格局。


  1. 2. 缅甸矿进口恢复但供给偏紧

尽管缅甸稀土矿恢复通关,但矿主惜售情绪浓厚,低价货源持续短缺。受雨季影响,中缅边境运输效率下降,叠加国内打击走私行动,6月前两周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89%,预计二季度进口量难有显著增长。分析指出,2025年缅甸稀土进口量或降至2.4万吨,较2023年下滑42%,进一步加剧全球中重稀土供给压力。


  1. 三、企业动态


  1. 1. 盛和资源加速全球资源布局

5月23日宣布的7.43亿元收购PeakRareEarths项目取得进展,坦桑尼亚Ngualla稀土矿开发周期缩短至2026年初投产,预计新增1.8万吨REO/年产能,占公司现有国内产能的30%。该项目通过前期包销协议和EPC合作,可有效对冲美国对华稀土精矿出口限制风险。


  1. 2. 头部磁材企业出口订单增长

中科三环、包头天和磁材等获出口许可企业,凭借资质优势承接欧洲新能源汽车订单。天和磁材年产9300吨高性能钕铁硼项目产能稳定释放,自动化产线升级后制造能效提升20%,预计2025年海外营收占比将突破40%。


  1. 四、国际要闻


  1. 1. 美国军工稀土库存濒临枯竭

美国国防部6月3日报告显示,F-35战斗机稀土库存仅能维持6个月生产,而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因钕铁硼磁体断供被迫推迟量产。五角大楼秘密启用战略储备后发现,83.7%的稀土仍来自中国,本土精炼产能不足全球5%。特朗普政府试图以航空发动机技术“交换”中国解除稀土管制,但中国国产长江-1000A发动机已完成2000小时测试,2027年可装机。


  1. 2. 澳大利亚莱纳斯重稀土分离商业化遇阻

莱纳斯公司马来西亚工厂虽实现氧化镝量产,但其分离成本高达10-15美元/千克,远超中国的4-7美元/千克,且年产1500吨混合重稀土仅相当于中国产能的5%。分析认为,其技术经济性难以对中国主导地位构成威胁。


  1. 五、技术进展


  1. 1. 稀土民用技术突破

高温防护面料问世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研发的“稀土红外反射中空隔热聚酰胺纤维”通过航天热控技术民用转化,可使体感温度降低3-5℃,凉感持久性超越国标2倍,经50次水洗性能稳定。该技术已应用于包钢集团高温作业工装,生产线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后产能提升5倍。


  1. 2. 稀土国际标准制定取得突破

包头稀土研究院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例稀土产品国际标准《镨钕金属》于6月5日在ISO系统注册,项目为期三年半。该标准将统一全球镨钕金属的质量规范,提升中国在稀土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


  1. 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 1. 内蒙古稀土开发秩序整治深化

内蒙古自治区要求稀土探、采、选、冶一律由包钢集团专营,并建立全链条监管队伍。某稀土矿因违规排放被责令停产整顿,标志着环保监管从常态化转向高压化。


  1. 2. 稀土开采技术绿色化推广

中国研发的EKM技术在白云鄂博矿区试点成功,稀土采收率提升至95%,开采时间缩短70%,且实现零污染排放。该技术预计2025年推广后可减少碳排放15%。


  1. 七、结语


本文信息综合自媒体报道,仅供参考,其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由于信息来源广泛且复杂,以及新闻事件本身的动态变化性,无法保证所有报道无误或涵盖所有相关细节。对于因资讯内容不准确、不完整或存在偏差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公司不承担责任。数据截至2025年6月7日。


您感兴趣的新闻
上一条:稀土行业新闻周报(2025年5月23日-30日)
下一条:稀土行业新闻周报(2025年6月7日-14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