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商务部宣布依法加快稀土出口审批流程,德国大众、宝马等车企率先获得定向供应。所有出口磁铁需植入全流程追溯系统,企业必须申报最终客户及交易量,监管精度从“总量控制”升级为“精准到克”,并且需按月提交磁材使用报告,违规将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一举措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通过差异化供应策略,进一步分化西方阵营,强化了中国在稀土贸易中的话语权。
6月25日,欧盟驻华大使豪尔赫・托莱多在北京向中国发出“30天最后通牒”,要求中方解决对欧稀土磁铁出口问题,并暗示若未获满足,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下月的访华计划可能搁浅。对此,中方强调出口管制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并非制造贸易壁垒,6月已依法批准46%的合规申请,但对美国军工企业依旧紧闭大门。中国的回应清晰表明,在稀土问题上,将坚定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欢迎基于平等和规则的对话与合作。
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F-35战斗机稀土库存仅能维持6个月生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因钐钴磁体断供导致F-35生产线每日损失2.3亿美元。特朗普政府试图以航空发动机技术“交换”中国解除稀土管制,但中国国产长江-1000A发动机已完成2000小时测试,2027年可装机,在技术发展上逐步降低对美国相关技术的依赖。美国军工企业面临的稀土库存危机,凸显了其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高度依赖以及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的现实。
截至6月26日,镨钕合金报价58.6万元/吨,周涨幅1.4%;金属钕报价59.3万元/吨,涨幅1.37%;氧化镝报价166.5万元/吨,周涨幅0.91%。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原料端货源持续收紧,北方稀土等主要分离厂报价坚挺。下游磁材企业因新能源汽车、风电等行业需求增长,刚需补货积极,推动成交放量。中重稀土方面,虽国内报价上调,但欧洲市场氧化镝价格仍维持850美元/公斤高位,国内实际成交量受出口管制及高价因素制约,“内外倒挂”格局延续。
尽管缅甸稀土矿恢复通关,但矿主惜售情绪浓厚,低价货源稀缺。受雨季影响,中缅边境运输效率大幅下降,加上国内持续打击走私行动,6月以来缅甸稀土矿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89%。预计二季度缅甸稀土矿进口量难有显著增长,2025年全年进口量或降至2.4万吨,较2023年下滑42%,这将进一步加剧全球中重稀土市场的供给压力,推动价格上涨预期。
6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位非独立董事杨国安、董贤庭、郭惠浒集体辞职。董事会紧急召开会议,提议郭良金、梅毅、杨文意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此次人事变动引发市场关注,新的领导团队将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战略布局,有望进一步推动中国稀土集团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提升其在全球稀土市场的竞争力。
盛和资源以7.43亿元收购PeakRareEarths项目取得进展,坦桑尼亚Ngualla稀土矿开发周期缩短至2026年初投产,预计新增1.8万吨REO/年产能,占公司现有国内产能的30%。该项目通过前期包销协议和EPC合作,有效对冲美国对华稀土精矿出口限制风险,为盛和资源在全球稀土资源市场的布局增添重要筹码,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资源保障能力和市场份额。
中科三环、包头天和磁材等获出口许可企业,凭借资质、产能及技术优势,积极承接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天和磁材年产9300吨高性能钕铁硼项目产能稳步释放,通过自动化产线升级,制造能效提升20%,预计2025年海外营收占比将突破40%。头部磁材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良好表现,不仅推动了自身业务增长,也提升了中国磁材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
特朗普政府签署行政命令,要求2026年前将美国本土稀土精炼产能提升至全球20%,计划投资25亿美元升级加州山口矿分离设施,并与乌克兰签署协议获取稀土资源管理权。然而,乌克兰中重稀土储量仅占全球1.2%,美国本土精炼产能目前仅占全球5%,短期内难以突破技术和成本瓶颈,无法有效缓解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马来西亚工厂虽实现氧化镝量产,但其分离成本高达10-15美元/千克,远超中国的4-7美元/千克,且年产1500吨混合重稀土仅相当于中国产能的5%。从技术经济性及产能规模综合考量,莱纳斯公司短期内难以对中国在全球重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构成实质性威胁。
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研发的“稀土红外反射中空隔热聚酰胺纤维”通过航天热控技术民用转化,可使体感温度降低3-5℃,凉感持久性超越国标2倍,经50次水洗性能稳定。该技术已应用于包钢集团高温作业工装,生产线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后产能提升5倍,有望在高温作业防护、户外服饰等民用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推动稀土在民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包头稀土研究院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例稀土产品国际标准《镨钕金属》于6月5日在ISO系统注册,项目为期三年半。这一国际标准的制定统一了全球镨钕金属的质量规范,提升了中国在稀土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有助于推动中国稀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标准化、规范化流通,巩固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的技术引领地位。
内蒙古自治区持续强化稀土开发秩序整治,要求稀土探、采、选、冶由包钢集团专营,并建立全链条监管队伍。某稀土矿因违规排放被责令停产整顿,标志着内蒙古在稀土行业环保监管从常态化向高压化转变,通过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稀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推动稀土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研发的EKM技术在白云鄂博矿区试点成功,稀土采收率提升至95%,开采时间缩短70%,且实现零污染排放。预计2025年推广后可减少碳排放15%,为稀土开采行业提供了绿色、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有助于降低稀土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七、结语
本文信息综合自媒体报道,仅供参考,其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由于信息来源广泛且复杂,以及新闻事件本身的动态变化性,无法保证所有报道无误或涵盖所有相关细节。对于因资讯内容不准确、不完整或存在偏差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公司不承担责任。数据截至2025年6月28日。
上一条:稀土行业新闻周报(2025年6月7日-14日)
下一条:没有啦! |
返回列表 |